來源:中原網
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,有一個問題經常困擾著部分居民,“無論自己分類投放收集做得多好,運輸的時候總是要混的,一車拉走,分了也白分。”
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,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城市多數都存在“前分后混”的情況,造成了人力和財力浪費不說,且起不到垃圾分類應有的效果。破解“前分后混”的難題,關鍵在于成立專門的垃圾分揀中心。
鄭州進度最快的中原區垃圾分揀中心,預計9月底建成投用。分揀中心可以達到有害垃圾暫存,可回收物的打包、整理,大件垃圾的破解、處理,廢舊紡織物的回收、處理;廚余垃圾的壓榨脫水減量以及市民、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等功能。真正實現末端的垃圾分類處理。
比如廚余垃圾,70%以上是水分,經過壓榨脫水,剩余30%的殘渣部分再焚燒。脫水的液體經過污水處理系統達到排放標準后,排入市政污水管道,整個過程將做到無塵、無異味。
據了解,中心城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平均每天6500噸,中原區每日產生垃圾1000噸左右,該分揀中心建成前,目前有多種臨時性設施保障垃圾末端處理。